• 
    
      <wbr id="7soiy"><legend id="7soiy"><dl id="7soiy"></dl></legend></wbr>

      1. <nav id="7soiy"></nav>

      2. <sub id="7soiy"><listing id="7soiy"><small id="7soiy"></small></listing></sub>
         
        ?安环健
           
        名称描述内容
        联系电话:0356-8980908
        首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2015年 第34号)
        来源:环境保护部 | 作者:安环健 | 发布时间: 2021-12-20 | 3001 次浏览 | 分享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2015年 第3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 34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部 长  陈吉宁    
        2015年4月16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按照核与辐射相关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造成国际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涉外应急通报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协助、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相邻区域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跨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合作,共同防范、互通信息,协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第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 5起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典型违规案例公布

        • 泽州县安全生产“三大战役”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 《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DB14/T 2124—2020
        •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的通知
        ×
        ×
        男科医院排名最好的医院,人与禽交zozo,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自拍自偷亚洲综合精品,我们都要好好的免费版,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